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已经胜利闭幕。本届大赛分职业、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五个学段分别举行。职业大赛于2017年9月17-18日在山东省德州市举行,幼儿大赛于2017年9月24-25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小学大赛于2017年11月5-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初中大赛于2017年10月15-16日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高中大赛于2017年11月26-2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168名代表参加,其中2157名教师参加决赛。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处长任昌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与信息化处原处长、中国教育装备研究院副院长乔玉全,中央电化教育馆原副馆长王晓芜,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柳海民,国家“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大赛组委会主席钟绍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贵阳市南明区委书记朱丽霞,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雪丽,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张曦,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贺永琴,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范坤,深圳市龙华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马里,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方辉,德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书鹏,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唐连章,辽宁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周传生,贵州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崔华,山东省电化教育馆馆长王书勤,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副主任田鹏,吉林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喆,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鑫燚,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室主任李维明,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周东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解月光,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组委会副主席唐烨伟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本次大赛分为研讨课、模拟展示课、观摩课和微课。大赛通过四种课型的科学设置与系统配合,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环境下,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方法与途径、教学支撑资源与软件建设方法。同时,大赛致力于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培养现代型优秀教师,提升全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水平。倡导基于现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着重解决疑难知识不易理解,个性化学习难以落实,情趣相投的合作学习建立困难,课堂中不能实时获得学生学习状况,学习兴趣激活困难等问题。大赛在构建智慧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引领及示范作用。
本次大赛作为广大一线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各地区教师与专家教授沟通交流的平台,再一次成功引领了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参赛教师满载而归,参赛地区成果丰硕,为教育信息化的稳步推广、智慧教育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成为带动全国教育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