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

第十四届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

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已经胜利闭幕。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举行。小学优质课大赛于2016年11月6-7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行,初中优质课大赛于2016年10月16-17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高中优质课大赛于2016年11月27-28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2600多名代表参加,其中1620多名教师参加决赛。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技术装备处处长乔玉全,中央电化教育馆原副馆长王晓芜,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技术装备处副处长吴菁,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柳海民,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张绍杰,中央电化教育馆资源综合部主任郑大伟,中央电化教育馆办公室原主任陈莉,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薛建华,西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彤,国家“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大赛组委会主席钟绍春,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委员会主任王延文,西宁市教育局局长王刚,昆明市教育局局长刘绍安,青海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庞青,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处副处长左卫,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何穆彬,吉林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刘忠民,辽宁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周传生,河北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李淮,天津市电化教育馆馆长丁树峰,青海省电化教育馆馆长王强,甘肃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杨晓健,山西省教育厅督学李文锦,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鑫燚,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副主任田鹏,山东省电化教育馆教研室主任刘彩霞,四川省教科所信息室主任李维明,东北师范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周东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解月光,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迟学为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本次大赛分为研讨课、模拟展示课、观摩课和微课。大赛通过四种课型的科学设置与系统配合,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环境下,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方法与途径、教学支撑资源与软件建设方法。同时,大赛致力于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培养现代优秀中小学教师,提升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的发展水平。倡导基于现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着重解决疑难知识不易理解,个性化学习难以落实,情趣相投的合作学习建立困难,课堂中不能实时获得学生学习状况,学习兴趣激活困难等问题。大赛在构建智慧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引领及示范作用。

本次大赛作为广大一线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各地区教师与专家教授沟通交流的平台,再一次成功引领了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参赛教师满载而归,参赛地区成果丰硕,为教育信息化的稳步推广、智慧教育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成为带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核心动力。